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隆憲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14-12-13T10:38:38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4-12-13T10:38:38Z | - |
dc.date.issued | 1997 | en_US |
dc.identifier.govdoc | NSC86-2416-H009-019 | zh_TW |
dc.identifier.uri | http://hdl.handle.net/11536/95573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306196&docId=55998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政府推動亞太航運中心的計劃,可溯源自民國72年7月1日為因應香港九七回歸中國,在高雄及台中成立海運儲運中心試辦的政策,旨在因應國際情勢的變遷及提高我通過發展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計劃、確定高雄境外航運中心開辦,初期以權宜輪及第三國籍船承運海峽兩岸轉口貨櫃,至86年4月19日高雄與福州、廈門間正式啟航,以不通關、不入境從事貨櫃轉運業務。高雄境外航運中心的營運,是它踏出邁向亞太營運中心的第一步,隨著86年7月1日香港主權的回歸,高雄港的轉運地位所受之衝擊,增添新的變數。亞太六大營運中心政策目標雖經麥克波特建議調整為發展科技島之優勢,但曾被視為我國第二次經濟轉型、行政革新、企業再造、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及國家競爭力的巨大工程和機會,不容忽視。本研究的高雄境外航運中心的經營是建立在以高雄港先天優勢應配合自由港或自由貿易區之模式,期以東南亞及華中以北地區為腹地發展貨櫃運輸,使高雄港與香港、新加坡及橫演、神戶繼續享有亞太航運中心的角色。本研究擬以台灣地區進出轉口貨櫃貨物之歷史資料,以自我迴歸(Autoregressive)或ARIMA之計量經濟與時間序列模式,預測至西元2020年之運量及高雄港之競爭擬u勢並配合大陸政策和產業界需求,提出現階段之經營策略。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_TW | en_US |
dc.subject | 高雄港 | zh_TW |
dc.subject | 集散港 | zh_TW |
dc.subject | 境外航運中心 | zh_TW |
dc.subject | 策略經營 | zh_TW |
dc.subject | 企業競爭五力分析 | zh_TW |
dc.subject | 自由港 | zh_TW |
dc.subject | 貿易特區 | zh_TW |
dc.subject | 事業策略單位 | zh_TW |
dc.subject | Kaohsiung Harbor | en_US |
dc.subject | Hub port | en_US |
dc.subject | Offshore shipping center | en_US |
dc.subject | Strategy operation | en_US |
dc.subject | SWOT analysis | en_US |
dc.subject | Free port | en_US |
dc.subject | Trade zone | en_US |
dc.subject | Strategy Business Unit (SBU) | en_US |
dc.title | 亞太航運中心經營策略之研究---高雄港境外航運中心個案之分析 | zh_TW |
dc.title | A Study on Operational Strategies of Asia-Pacific Shipping Center---On the Basis of Kaohsiung Offshore Shipping Center | en_US |
dc.type | Plan | en_US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系 | zh_TW |
顯示於類別: | 研究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