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許書帆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Shu-Fan Hs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郭良文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Liang-Wen Kuo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12-12T03:08:41Z-
dc.date.available2014-12-12T03:08:41Z-
dc.date.issued2007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441514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81899-
dc.description.abstract設計雜誌向來被視為是帶有著菁英格調與專業光環,而使得一般人感到難以親近,目前市場上新出現的《ppaper》此一被標榜為「平民化」的設計雜誌,則似乎是扭轉了此一情勢。因此,本研究欲深入探討《ppaper》消費實踐情形與其所可能指涉的社會意涵,以瞭解這種設計藝術「平民化」所指涉之意義。 在理論上,本研究參考布爾迪厄對於文化消費的相關論述,以及費舍通「日常生活美學化」的觀點,意圖探討《ppaper》消費者的社會結構與其消費行動間的關係,瞭解其在此文化消費過程中的美學體驗,並探究消費者在行動中所展現的主體性。為了對消費者的消費體驗與意義詮釋有深入而貼切的瞭解,在研究設計上採取了深度訪談的方法,做為蒐集研究資料的主要途徑。 關於《ppaper》消費行動的意義,本研究分別從兩個面向探討: 1. 從結構化的觀點來看,《ppaper》的「平民化」有其結構性的限制。《ppaper》消費者具有獨特的社會結構性。他們的資本結構引導了其對《ppaper》的消費品味和興趣,同時,他們對《ppaper》的消費行動,也有助於進一步穩固其習性與品味。在階層族群的特質上,他們展現了追求自我提升、越界的消費品味與行動,以及美學化風格等特性。 2. 就《ppaper》消費者的主體性而言,他們從其消費行動中感受美學消費的愉悅,也創造性地建構各自獨特的美學消費經驗。除此之外,他們是具有反身性的消費行動者,他們對於其消費行動與消費物件的觀看和釋義,都使得《ppaper》消費現象的文化意義更為複雜而豐富。zh_TW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文化消費zh_TW
dc.subject日常生活的美學化zh_TW
dc.subject設計雜誌zh_TW
dc.subjectcultural consumptionen_US
dc.subjectdesign magazineen_US
dc.subject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en_US
dc.title設計平民風? 探討《ppaper》的消費實踐與社會意涵zh_TW
dc.titleA Popularized Design Magazine?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sumption of 《ppaper》 and Its Social Implications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contributor.department傳播研究所zh_TW
顯示於類別:畢業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1. 151401.pdf
  2. 151402.pdf
  3. 151403.pdf

若為 zip 檔案,請下載檔案解壓縮後,用瀏覽器開啟資料夾中的 index.html 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