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的方式: 作者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跳到: 0-9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或是輸入前幾個字:  
顯示 43 到 62 筆資料,總共 107 筆 < 上一頁   下一頁 >
公開日期標題作者
2010帝國周邊有事?文化統治與殖民地社會的形成王維資; Wang,Wei-tzu; 陳奕麟; Chun, Allen;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5帝國與民族碰撞下的斯拉夫論述——俄羅斯的歷史與屠格涅夫的俄羅斯陳柏毅; Chen, Po-Yi; 劉紀蕙; Liu, Chi-Hui;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5形塑文化空間: 在台跨國外籍人士的生活策略與類型楊明浩; Grzegorzewski, Michał Jan; 陳奕麟; Chun, Allen;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08從政治到美學:對三位美容暢銷書作者的論述分析陳暉雯; HUEI WEN CHEN; 蔣淑貞; Shu-Chen Chiang;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1從道場到戰場:試論武道的轉化機制-以殖民地台灣為例馮啟斌; Fong, Ci-Bin; 劉紀蕙;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04快樂丸生涯:現象與詮釋解坤城; Kun-Cheng Hsieh; 宋文里; Wen-Li Soong;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4想像新社會—近代中國工讀互助主義的發展與實踐1919-1922黃勤雯; Huang, Chin-Wen; 劉紀蕙; Joyce C. H. Liu;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5成為「文青」——生命歷程與文化實做鄧曼琳; Teng, Man-Lin; 朱元鴻;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4「戒嚴」身體論: 王墨林與80年代小劇場運動黃雅慧; 陳光興;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5「戲比天大」的悖論:吳祖光與中國戲曲改革運動劉亮延; Liu, Liang-Yen; 劉紀蕙;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3「所有權」認識邏輯的畛域化-1920~1925朱謙之思想重探林封良; Lin, Feng Liang; 劉紀蕙; Joyce C.H. Liu;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07拯救社區死亡大作戰—未來村對社造重生論述的共同體回應廖千瑩; 朱元鴻;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09摩登生活的漫畫及其「無-意義」:郭建英與上海新感覺派 (1927-1935)徐明瀚; Hsu, Ming-Han; 劉紀蕙; Liu, Joyce C.H.;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3摸索「臺灣文化」:楊雲萍的文學、民俗學與歷史學(1920-1970)陳羿安; Chen, I-An; 劉紀蕙; 藍弘岳; Liu, Chi-Hui; Lan, Hung-Yueh;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07日常生活•社區營造與社會實踐―一個台灣社區工作者的觀察向家弘; Chia-Hung Hsiang; 陳其南; Chi-Nan Chen;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07日治時期電影文化的建制1927-1937卓于綉□; 劉紀蕙;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06曙光: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新典範任國勇; Kuo-Yung Jen; 馮建三; Jian-San Feng;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1書寫快樂的功用:拉岡的邊界邏輯運算楊祐羽; 劉紀蕙;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04有機,是生機或是商機?三個新竹組織化有機消費場域的分析吳品賢; 王志弘;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3本多勝一與日本七零年代的中日戰爭論述-以《中國之旅》為核心彭善豪; Peng ,Shan-Hao; 林淑芬; ; 藍弘岳; Lin, Shu-Fen; ; Lan, Hung-Yueh;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